疫情当下,最好的生活方式:熬

万般皆苦,唯有自渡。

疫情反复肆虐,每个人都在和生活兜兜转转。
此刻的你,或许很累,很烦,很无奈。
越是这个时候,越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。
熬,才是当下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
01

疲惫时,自愈
疫情面前,生命不堪一击,生活一片狼藉。
在病毒的惊涛骇浪里,胸中千般愁;
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,心底万般烦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没有轻松二字,没有谁不带伤。
疲惫时,允许自己歇一歇,但绝不能让自己倒下。
无论当前有多难,无论未来有多苦。
我们要做自己的医生,做自己的救世主,学会自己治愈自己。
让自己不被困境压倒,快速修复到最佳状态。
因为很多时候,压垮你的不是什么大风大浪,而是压在心头一根稻草。
生活给你风霜,也给你希望。而你自己,远比你想象中更强大。
可以难过,但不能一直难过,因为充满悲伤的眼睛,看不到路上绝美的风景。
逼自己自愈,逼自己向前,逼自己熬过去,人生终会拨云见日。

02

迷茫时,自省
疫情之下的生活,已经持续了800多天。
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,变异的病毒让人惶然不安。
渐渐地,这条路对很多人来说变得望不到头,看不到光。
尤其是最近疫情又严峻起来,许多人的生活一团糟。
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?生活什么时候会变好?
没有人知道明确的答案,迷茫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我们改变不了世界,却可以改变自己。
与其迷茫不知所措,不如静下心来,深度自省。
《孟子》有言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
疫情终会过去,但不懂反省的人只会从这个坑,掉到另一个坑。
空有经历,却无经验的人,一生都在原地踏步。
从疫情中得到教训,反思中领悟,改变中提升,才能将当下的迷茫,化作成长的契机。

03

无助时,自渡
疫情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每个人头上,都是一座大山。
很多行业受到冲击,很多人降薪失业,找不到出路。
你渴望慰藉,却无人倾诉;你夜不能寐,却无可奈何。
每个人都自顾不暇,有些话说了不如不说,有些委屈总要自己咽下。
好的生活,都是熬出来的,如果总想着逃,只会越来越糟。
余秋雨说:“人生的路,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。”
必须强大自己,咬牙度过没人帮忙、没人支持、没人陪伴的日子。
不断积极自救,寻求转机,让生活变得从容些、踏实些、美好些。
常言道:“万般皆苦,唯有自渡。”
熬过去,自己做自己的摆渡人。
凭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熬过人生中的至暗时刻,活成自己的依靠,活出自己的风景。
蓦然回首,发现自己早已脱胎换骨,独立行走于世间,无惧世事无常。

04

低谷时,自律
杨绛说:“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。”
疫情波及范围广,影响时间长,许多人因此跌入了低谷。
想要自救,没什么诀窍,没什么捷径,只有坚持自律、慢慢地熬。
比如,睡前阅读1小时,每天运动30分钟,早睡早起,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,等等。
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改变,当自律成为习惯,量变必然产生质变。
只要你愿意,低谷期其实也可以成为最好的成长期。
画家陈丹青说:“你要从小事做起,一寸一寸救自己。”
真正的自律,不是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而是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。
一天24小时,一年365天,即便微不足道,每天坚持,改变也会翻天覆地。
低谷时,用自律来投资自己。
时间,会给你答案。
子熬了4年,只生长了3厘米,但第五年却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疯长,仅仅6个星期就长到15米。
荷花开了29天,才开到池塘的一半,但在第30天,就开满整个池塘。
那些你熬过去的时光,都会成为你成长的养分。

夜听|出过轨的婚姻,要不要继续,这是我听过最暖心的答案

一组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离婚夫妻达到了213.9万对,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有:出轨,冷暴力、家暴等。
有听友在夜听后台咨询:出过轨的婚姻,还要不要继续呢?
今晚,我想用一些过来人的故事回答!
 
“我选择原谅”
 
听友@飘雪说:
我和丈夫,有点像《三十而已》中的顾佳和许幻山。我属于奋斗型的人,跟顾佳类似。而丈夫属于保守型的,拼劲不足。
结婚第8年的时候,我投资了一个公司,因为在外省,当时孩子又刚上幼儿园,就没有选择两个人都去,而是派他去负责,有问题了跟我一块商量解决。
三年后,他出轨了。
当拿到丈夫出轨的证据时,我怎么都不愿相信,这是那个认识了近20年的人做的事吗?这是那个从大学一路走到现在的另一半吗?这么顾家的一个男人怎么会干出这种事?
可事实是真的,当他下跪认错时,我还是没忍住,几个耳光就打了过去。
现在想想,那段日子,真的很难。我不停地查资料,看相关的影视剧,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。
可是,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。我们夫妻20年的感情,不是他出轨了,就突然没有了。同样,他也不是出轨了,就对我们这个家没有一点感情了,否责,我也不会在三年后才发现。
那时,女儿还小,我们一旦离婚,对她的影响会很大。而不离婚,我又觉得对不起自己。我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,有必要把人生过得这样窝囊吗?
直到看了电视剧《小舍得》,才被当头一棒打醒。
记得那是《小舍得》的第一集,讲的是南建国召集的“家宴”,要庆祝外孙女欢欢,得了歌唱比赛的冠军。而外婆也想给欢欢庆祝。
可是,欢欢的外公和外婆已经离婚,所以同一时间,只能选择跟其中的一方团聚。女儿南俪最怕这样的局面,冷落了谁,都不是她想看到的局面,每次她都在歉疚中度过。
我实然发现,如果我和丈夫离婚,女儿未来就会面临类似的难题!
因为一件错事,要影响三代人,值得吗?
虽然在出轨的这件事上,我是受到了伤害,可多少还是有些责任的,至少,我太强势。可孩子才是最无辜的,她什么都没做,却要来承担大人们的所有过错。 
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,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。
而孩子爸爸,这段时间以来,也承受着我心情不好时的各种打骂,忏悔之心也算是满分。 
平静下来之后,我们做了一次深刻的沟通,也愿意为孩子、为我们这个家、为我们自己努力一次,把这件烂事翻篇,重启感情和生活。
如今两年过去了,家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,看着孩子跟她爹在一起时开心地打打闹闹,真感谢自己当时没有冲动。
如果非要问我是否原谅了,我只会说:“那不是原谅了,那是算了。”
 
“我选择离婚,且不再二婚”
而听友欣欣则选择了离婚,她说:
结婚第7年的时候,前夫出轨,我带着2岁的女儿,决然地离开了那个家,那年我32岁。
但是,我没有再婚,这些年,一直独自抚养女儿。
一个离异女性带着女儿,生活确实很难,记得刚离婚时,一边带着孩子,一边又要找工作, 可是哪个公司,也不可能让你带着孩子去上班啊。
后来没办法,我把妈妈从老家接过来,帮忙照顾孩子后,我才找到一个工作。
前三年的时候,前夫还能按时给孩子抚养费,后来,他再婚、生子,女儿的抚养费也经常不给了。每次催他的时候,他就说,他也很难,工资本就不高,还要养现在的老婆和孩子,实在没钱给了。
后来,我就懒得再催了,只能自己多打几份工,多赚点钱。
前段时间,我在手机上看到一家公司创始人,直播时,失声痛哭。
原来,她也离婚了,女儿原本判给了前夫,可前夫非但没抚养,之后更是连孩子的抚养费都不再支付,这么多年,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在承担。
 
这次,女儿需要一大笔钱,她找前夫协调,前夫仍然不愿承担责任,所以压力太大,导致直播时没控制好情绪。
看着看着,我泪流满面。成功人士独自抚养孩子,尚且如此艰难,何况我这样的普通百姓,目前的职场,对年龄的要求也很苛刻,好的工作,基本都限制在35岁以下。
 
所以这么多年,我也是在苦苦支撑。好在,女儿今年就要高考了,总算有个盼头了。
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不再婚?
我不敢,因为我带的是女孩,我怕她受到伤害,她亲生父亲都不靠谱,我怎么能放心,让一个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,照顾她呢。新闻上这样的事太多了,她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了,我必须要保护好她,让她尽量地快乐成长。
我不再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,不想让女儿未来的社会关系太过复杂。她爸已经再婚再生了,若我也再婚再生,那女儿将来会有很多同父异母,或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,这有点乱。
这些年来,我没有像有些离异的妈妈那样激进,只催着孩子学习,而是选择做她的朋友,她的心理健康。当然,这个过程,并不如现在说起来这么简单,孩子七八岁的时候,也经常闹着找爸爸,毕竟,孩子需要爸爸,这是天性的。
也有人问我,后悔离婚吗?
其实,最后悔的是前夫不该出轨,如果他没犯这样的错误多好,这样就不会连累到孩子。
 
“我选择离婚,继续找寻自己的幸福”
听友@清风也是选择了离婚,但她离婚后选择了二婚,她说:
前夫出轨,我选择离婚了。当时我带走了5岁的儿子,二婚后,又给儿子添了个小妹妹,现在二婚11年了,也算是儿女双全,过得比较快乐。
我算是运气好的,遇到了现在的老公,他是那种体贴又有包容心的。
老公之前,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,因为他前妻出轨了。
所以,当知道我也是因被出轨而离婚时,他特别能感同身受。他特别照顾我,慢慢的,就有了感情。
结婚的时候,我也有顾虑。都说“半路夫妻多艰难”,我也怕他对孩子不好,可是最终被他的真诚打动了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对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,看来,真是选对人了。
我最大的愿望,就是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够守望相助。
现在回想起来,我觉得离对了,要不然,可能还在跟前夫撕扯,把自己深陷在那些烂事中,与其让孩子在吵吵闹闹中长大,不如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。
其实,离婚之后,有遇到幸福的可能性,但大概率都会很难,二婚夫妻的矛盾,远远要大于头婚,对于有孩子的家庭,更是如此。
做为过来人,我特别想说的是,不到万不得已,还是别离婚。离婚真的不是解决婚姻问题的首选,在婚姻中,没有人是完美的,即便我现在的老公,也有一些坏习惯,但是如今的我,学会了幸福的婚姻秘诀,那就是抓大放小,多包容,多理解。 
离婚这一枪,一旦打响,就没有赢家,其中,受伤害最深的,一定不是夫妻中的任何一个,而是孩子。
我儿子小时候,不止一次地问我,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生活在一起,为什么他的爸妈不是?为什么他不能同时跟爸爸妈妈一起旅游?很多时候,我无法回答。
有太多离异家庭的孩子用一生在修复创伤,也有太多的孩子无法修复,只能继续上一代的不幸。
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,让我对二婚更包容。
 
看了听友们的故事,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:
出过轨的婚姻,还要不要继续?
从听友们的经历看,这个问题,没那么简单,不能一概而论。
若出轨是习惯,那还是早离为好,最好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就离,避免影响下一代。
若是偶然造成的,并且伴侣也有改正的决心,若你也能驾驭自己的情绪,不妨以观后效,给大家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若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,非离不可,那就请双方放下怨恨,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,共同把孩子抚养好,毕竟,在婚姻中,最无辜的就是孩子。 
文章最后,夜听特别想提醒大家:一定要敬畏婚姻。
用网上这样一段话,与大家共勉:
“我不出轨,不仅仅是为了忠于老婆,更是为了忠于自己的教养和婚姻,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正确的三观,不让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抬不起头……”
出轨也从来不是能力的象征,更不是成功的标志,相反,它会把你拖入人生的深渊,成为你一辈子的污点。
人生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,不止好的路会算数,弯路、错路、耻辱的路都会算数。
我们来趟人世间,很不容易,希望大家都能敬畏爱情,敬畏另一半,一起把日子过好。

有一种相遇,是缘分注定

能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,已经是一种莫大的缘分。如果可以走到白头,一定是岁月的馈赠。如果注定不能相守,那就学会体面告别,把最初的美好,留在彼此心间。

请相信,生活中所有的遇见,都是为了成全一个更好的自己。

谢谢,晚安

安心是最好的陪伴

  • 我们问了太多次好的爱情到底是怎样的,什么样的感情该值得我们去珍惜?

  • 今天看到一条留言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那么一个人,他在你身边的时候,你的心会莫名的安静,他能让你放下你的骄傲,放下你的脾气,学会去理解他,包容他,陪伴他,共同经历风雨,一起经历磨难,彼此都变成更好的人;爱是理解,是包容、是陪伴、是心安、是平淡,如果遇见请珍惜,幸福来之不易。

  • 或许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感情,我们曾经都以为爱是轰轰烈烈的刻骨铭心,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,一个人可以让另外一个人安心才是最好的爱情;理解,包容,陪伴,我们说了太多次这样的字眼,可是我们还是忽视了它本来的含义;理解是相互之中产生的,任何一方包容久了都会累,而陪伴也是在理解和包容之中让人感到心安。

  • 我们总是这样,一次小小的误会,开口讲清楚就可以解决的事情,就带着各自的立场,在互不相让中彼此折磨,冷战或是争吵里面那些骄傲或者是倔强,都变成我们感情世界里面相互伤害最多的武器;一起经历过风雨的感情,有办法能够解决问题,就不要轻易放弃,幸福来之不易,如果遇见就好好珍惜。

我想要的

只是你帮我分享到朋友圈

谢谢,晚安

一个人修养好不好,全看身上这三处

当你学会体谅世界,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。

《真实的信仰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

“人的修养往往在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体现。”

一个人的外表可以精心打扮,呈现出一副优雅的姿容。

但再好看的相貌,也掩盖不住一言一行中暴露的修养。

一个人的修养好不好,全看身上这三处。

01

嘴,能谅人

古语云:“言出如箭,不可乱发;一入人耳,有力难拔。”

说出去的话就像射出去的箭,话一出口很难收回。

一旦说错了话,就有可能伤人于无形。

而学会嘴下留情,懂得体谅他人,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。

知乎网友@薛定谔的猫,分享了这样一件难忘的事。

有一次,他和几位刚认识的朋友去吃烤鸭。

他小时候生活在县城里,没见过什么世面,那是他第一次吃烤鸭。

他不知道,那些桌上的黄瓜、大葱,是要蘸着酱和烤鸭一起包在面皮里吃的。

因为当时饭店里客人很多,烤鸭迟迟没有上桌,他直接拿起面皮就吃。

桌上的人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,这让他感到有点尴尬与不知所措。

这时,迟迟不来的烤鸭终于上桌,有人当着他的面演示了正确的吃法。

他说当时的场面极度尴尬,他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,幸好餐桌上的一位朋友说道:

“你也喜欢单吃面皮吗?我特别喜欢这面皮,即使不搭配烤鸭,单吃也很香。”

随后拿起一张面皮,也像他这样单吃起来。

这位朋友不仅化解了他当时的尴尬,还成为了他日后最好的朋友。

谈吐之间,处处顾及他人的感受,这样的人一定很善良。

蔡康永说:“我不在乎说话之术,而在意说话之道,我的说话之道,就是把你放在心上。”

会好好说话的人,是一种难得的修养。

常常出口伤人的人,通常也交不到真心的朋友。

管好自己的嘴,人生中所有的美好,便会如约而至。

02

眼,能容人

周国平说:“一个人如何对待持有不同观点的人,比他自己持有何种观点,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。”

一个人若能容人容事,那么他与人相处的过程,必定非常和睦。

不必求同,但求包容。

电视剧《开端》中喜欢猫且喜欢二次元的男孩卢迪令我印象深刻。

有一集,反炸小组看见卢迪背着包鬼鬼祟祟,他们怀疑卢迪的背包里有炸弹,想方设法地让卢迪打开背包,但是打开后里面并没有炸弹,而是蹿出一只小猫。

原来,卢迪从小就喜欢猫,想养猫。

但由于他有哮喘病,他的母亲担心猫毛对他的健康有影响,所以坚决反对他养猫,他每养一只猫就会被母亲扔掉。

因为母亲不让他养猫,也不许他经常出门,两人各自坚持,母子双方矛盾越来越深。 

长大后,卢迪为了养猫在外租房,建立自己的秘密基地,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到基地喂猫。

为了重新拉近与儿子的关系,母亲开始思考。

在卢迪生日的那天,母亲穿上了二次元的衣服为他庆祝生日,还精心为他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——一只无毛猫。

母亲终于理解了卢迪,选择包容,还为他找到了一只无毛猫,解决了哮喘问题。

卢迪在母亲的包容中理解了母亲之前的做法,感受到了母亲对他的爱。

俗话说:“眼宽容景,心宽容事。”

不强求改变别人,而是尊重彼此的不一样。

长此以往,关系才会越来越好。

余生,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事物,才觉生活明朗,万物可爱。

03

心,能恕人

“恕”从字面来看,是“如心”,也就是“如自己的心”。

意思是,对待他人的心,就像对待自己的心一样。

遇事不责备,才能收获人心。

有一位优秀的飞行员,一次,他在圣地亚航空展览中表演完毕,准备飞回洛杉矶。

不料在飞机飞到300米的高度时,引擎突然熄火。

当时情况十分危急,好在飞行员胡佛技术娴熟,最终飞机安全着陆。虽然飞机破损严重,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

迫降后,他就开始检查故障原因。正如他所料,是由于燃料的种类添加错误,才导致了事故。

回到机场,他立刻去见保养飞机的机械师,机械师已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、深感愧疚,准备接受批评和惩罚。

没想到,飞行员非但没有责备机械师,反而轻轻拥抱他说:“为了表明我相信你不会再犯错,我要你明天继续为我保养飞机。”

听完这句话,机械师十分感激。

从那以后,他认真工作,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工作失误,他和飞行员也成为了最默契的搭档。

在面对别人的过错时,不要总是揪着别人的错误不放。遇到事情,少一份责备,就多一份理解。

有一句话说:

“没有宽恕之心、谅解之心,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,身心疲惫甚至心力交瘁。

反之,如果能够宽恕别人,则会让生活更轻松、愉悦。”

不去苛责他人,放过别人的错,方能解脱自己的心。

余生,修一颗恕人之心,得饶人处且饶人,心态好了,生活就顺了,前途也一片明媚。

人活一世,面对桩桩件件的事,形形色色的人,你总有不顺心的时候。

若是任性随心地表现不满,终会伤人伤己。

反之,修好你的嘴眼心,和气待人,则能渡人渡己。

就像孟子所说: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

把修养根植于心,当你学会体谅世界,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。